English

本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

1999-01-04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伦琴

(1845~1923)

德国物理学家190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

1845年3月27日生于德国莱茵省勒奈普城。———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。耶拿大学、乌得勒支大学、吉森大学教授,符兹堡大学校长,慕尼黑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。柏林科学院和慕尼黑科学院的通讯院士。1923年2月10日逝世于慕尼黑。

他在科学发展中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于1895年在实验中发现了X射线,并随后对其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,从而为多种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。X射线的发现动摇了原子论学说,为电子论的创立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。在光电效应研究、晶体结构分析、金相组织检验、材料无损探测及人体疾病的透视与治疗等方面,X射线均有广泛的应用。

范特霍夫

(1852~1911)荷兰物理化学家190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

1852年8月30日生于荷兰鹿特丹。乌得勒支大学博士。曾任柏林大学、阿姆斯特丹大学等校教授。1911年3月1日在柏林逝世。

他是立体化学、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领域中的先驱者。他发现了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的规律,为近代物理化学作出重大贡献。

1878年确立了氮的立体化学理论。1880年对气体定律和稀溶液的关系进行了研究。1884年出版了《化学动力学研究》一书,这标志着进入物理化学的新领域。他阐述了有关化学反应速度的原理和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方法。把热力学应用到化学上,提出了化学动力学的许多重要定律,1886年又发表了使他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项研究成果《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》论文,建立了化学平衡理论。

贝林

(1854~1917)德国细菌学家、免疫学家190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

1854年3月15日生于西普鲁士汉斯道夫。1880年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。1894年任哈雷大学卫生学教授。1895年任马尔堡实验治疗学研究所所长,兼马尔堡大学卫生学教授。1917年3月31日逝世于马尔堡。

1889年,他开始在柏林柯赫卫生研究所任助手,在柯赫教授直接领导下从事细菌研究。后来他结识了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,了解到中国医学中以毒攻毒的医理,并由此联想到既然病毒菌能产生毒素,毒害人和动物,就一定会有一种能攻毒的抗毒素。经过300多次试验,终于证明,曾经感染过破伤风杆菌而依然存活的动物血清,注射给刚感染破伤风杆菌的动物,可以预防破伤风病症的发作。为此,他被誉为免疫学尤其是血清治疗法的创始人。接着,他探索运用以毒攻毒的医理,消除白喉杆菌对儿童的毒害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